新闻中心 /News
瑜伽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乐鱼体育官方网站
乐鱼体育这是我在2011年写的一篇日志。现在看来似乎很多想法又改变了,稍做修改,分享给大家。
瑜伽的意义,是找回属于你自己的身体节奏,在一呼一吸之间,体会生命的潮汐变化。
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瑜伽就是把脚放在头上,像体操、杂耍、舞蹈动作;或者认为瑜伽是一种运动方式,可以减肥、塑身、改变形体缺陷。这些观点都只看到了瑜伽的表象。
瑜伽是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我们通过控制自己的身体,进而控制自己的心灵。瑜伽经说得好:瑜伽是抑制心念的多变,随后,观者以他本人形象稳处,否则,就会把信念编造出的形象当做事实加以接受。它让我们看清事情的本质,不再受到被夸大的情绪所影响。
举个例子,很多人在上台演讲的时候感到焦虑,控制不住身体颤抖,严重者甚至晕倒。如果你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焦虑感就会减轻。身体和心灵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失了任何一面,都不能成立。瑜伽最终的目的是修心。在古代,早期的瑜伽是没有法的,因为那时候的人们经常锻炼身体比较结实,控制身体非常容易。他们只通过冥想的方式便可达到一定的境界。现代人过于依赖高科技工具,体质下降了,又摄入过多的营养或者垃圾食物,需要通过练习,来平衡能量、排除毒素,重获身体的健康。没有健康平衡的身体,就想直接练习冥想,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可以将初级的瑜伽看做是一种体育锻炼,高级的瑜伽是一种心灵的修行,它的目的是教会你放下烦恼和执著心。
2013年我在印度,遇见了很多瑜伽修行者和苦行僧。在印度,瑜伽仍然是一种宗教,包括各种能够治病的咒语、唱颂和特殊法门,而这些都不是能在短期能够学习的,反而是他们认为最初级的一种。很多印度人从小就开始练习瑜伽。甚至路边买衣服的小伙子,都能轻松完成初级阿斯汤加的穿越!
在古代,瑜伽和宗教是紧密相连的。但我认为当代瑜伽并不是一种宗教。它虽然也有各种戒律,但并不接受盲目的信徒,也不能通过祈祷来获得某些好处。
由于国情和文化差异(人种和生活习惯也有所不同),在中国,瑜伽演变成了一种运动,把提到了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很多中国人尤其是长期坐办公室的白领,肌肉力量弱一点,练习显得尤其重要了。
跑步对整个身体循环确实是有好处的,对心肺功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但是,人体有一些部位的肌肉,是很难通过这些常规的锻炼方式来锻炼到。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有着使用偏好,叫做习惯。习惯使用右手的人,右手都会比左手大一点;经年累月的咀嚼习惯,使大多数成年人的左右面孔并不是完全对称的。这种身体不平衡的状况每个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长期受力不均,导致某些肌肉过于发达、而另外一些异常薄弱,随着年龄增长,连骨骼都会出现变化,o型腿或者X型腿就是这样长期积累的结果。
受重力的影响,以错误的姿势跑步,会加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典型的是八字脚,同修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鞋子来判断,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整个鞋底受力均匀,如果内侧磨损过度,或者外侧磨损过度,鞋底一边薄一边厚,就是八字脚。这时候就需要一些特殊的瑜伽来锻炼这些平时无法锻炼到的肌肉,让它们强壮起来。
当然在这些中,也包括所谓“把脚放在头上”的奇怪动作,在瑜伽课堂上,每个体式都有它解剖学的解释,可是外行人看来就犹如杂耍了。
我想说的是,瑜伽的世界没有程度,即使最简单的体式,也需要长期反复的练习。
瑜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觉察自己的身体,爱惜它,控制它。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原则就是“非暴力”——以做到自己的极限而不伤害自己为前提。
我认识一些从小学习舞蹈,韧带很松,即使初学瑜伽,也可以轻松做到高难度,而且做得很“标准”。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是正确的。并不是最重要的,也没有所谓的“标准”,这是瑜伽与舞蹈最大的不同:它追求的不是和别人的比较,不是动作流畅优美,而是对自己身体的适度超越。在正确的方法上,哪怕你只能做到别人的一半,也是很标准的。现代瑜伽是综合呼吸、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一种运动,柔韧性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个影响因素。好的瑜伽师(的确,瑜伽大师以男性居多,因为他们有先天的力量优势),他并不是倚靠自己的柔韧性,而是靠不同部位肌肉的拮抗力量去完成体式。韧带松不一定是好事情,就像痛觉不敏锐的人更容易受伤一样,可能会不自觉超出承受的极限。所谓的“拉韧带”,拉长的是肌肉的弹性,如果急于求成,没有经过力量练习热身,硬要拉伸或者外力强迫拉伸,韧带是会撕裂的。
做一个瑜伽老师,光有耐心是不够的,还要有奉献精神,以及对信仰足够坚定。总有一些人不理解瑜伽的内涵而妄加猜测,甚至试图指责什么。对于这些人,要怀有爱和宽容,因为在这方面,他们都是孩子。你要对他们负责,时刻关注、干预、指导和保护你的学生。受伤的原因有可能是某些肌肉的力量不够,或者用力的方向、方法不对,或者是过度逼迫自己和他人看齐以至于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但那并不是瑜伽本身的错。如果我们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安全练习,是完全可以避免受伤的。
瑜伽不是一门竞技运动,它是一种终身的修行。只要做到自己最大限度的努力,就是完美的。最重要的是练习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收获”,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是否有所不同。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每天比自己进步一点点。瑜伽的世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原创声明作者 ©梵七七,转载请预发邮箱()获取授权。商业转载需向作者支付报酬。作者已授权转发公众号:慢旅 manlver
有一天我撕下过去一天的日历,看到新的一页上写着这么一句话,「言之滔滔,是因为知道得太少」。
我见过很多人误解瑜伽,还要把自己伪装得一副「知道了大家不知道的冷知识」的样子,在网上散播自己自以为是的扭曲的知识博赞,然后彷佛觉得自己不同一般。而我看到的,则是满满的Ego。起初,我对这种事情不屑一顾也懒得理会。即使很多人跟我说,「老师,你去看看网上那些人怎么说瑜伽的,你赶紧去给他们好好普及一下吧」。我的上师 Andrey Lappa (寰宇瑜伽的创始人)跟我说,他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教授瑜伽了,他感到非常的忧心,因为这个世界上知道瑜伽究竟是什么的人越来越少,把瑜伽当作消遣、扭曲瑜伽、想依靠瑜伽来挣名获利的人越来越多。每一种文化和知识,如果谁都不屑于顾,最终那些假的东西会变成真的,而真的东西就没有了。
我听很多人跟我说,“老师,我觉得练瑜伽我的肩颈背都舒服很多,所以我特别喜欢。”“老师,我感觉瑜伽真好啊,感觉练完瑜伽人也瘦了,心情也好了。”“老师,瑜伽是一种修行,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老师,有人说瑜伽的梵语意思是连接,把自己的身心连接起来,回到自己的内心。”……
Yoga 一词,在梵语里面有非常多的含义,有一些含义是跟练习本身有关,而有一些含义则跟练习完全没有关系。
其中合一是最主要的含义。其他的释义都跟这三个意思有关如果你需要平衡,你就需要控制。如果你达到了平衡,你就达到了合一。
其他一些比如跟练习毫不相关的意思,比如,耕地的两头牛之间用于连接两头牛的木头物件也叫做 yoga。Yoga 还有两个意思跟练习相关,一是成为自然的,二是超越常人的能力,因为练习瑜伽之后你会获得一种常人所没有的能力,梵语叫 Siddhi。这就是有一些人所听说的「练习瑜伽之后会获得超能力是不是真的」。
那瑜伽练习究竟是为了控制什么,平衡什么,合一什么?现在流传下来的瑜伽就只有两种,一种是印度教流传下来的分支,另一种是佛教流传下来的分支。没有其他的瑜伽。
合一的意思是指我(Atman)与梵(Brahman)的合一。很好,我们又多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我,什么是梵……
业力身(因果身)就是 Atman,梵是印度三大神 Brahma(梵天),Vishnu(毗湿奴)和 Shiva(湿婆神)的三合一。
为什么我(Atman)与梵(Brahman)是分离的?因为意识(Consicousness)的结构中 Ahamkara(Ego,自我)的存在。因为 Ahamkara,你认为有些东西比较好,有些东西比较不好。Ahamkara 影响 Atman 认为这个是你,那个不是你。然而从梵的角度,则没有这样的区别。所以 ego 的存在,使 Atman 与 Brahman 分离,就是我和梵的分离。所以在印度教中,消除ego,合一就是Atman与Brahman的合二为一。
五层鞘(Pancha Maya Kosha)中的梵语 Maya 意为「幻」(illusion),意思就是「你有个幻觉,误以为自己是xx」。
比如说,第一层肉身鞘,这一层的「肉身幻」就是让你认为「我是我的肉身」。举个例子,你认为「你是男人」,男人的特征是jj,所以当你的jj失去功能,你便觉得你不再是你,你感到极度无法接受。再比如,你是个钢琴家,你认为「你是你的手」,如果你的手失去功能,你便觉得你不再是你,你感到极度无法接受
功夫熊猫三中的阿宝无法掌握气,就是因为心中有困惑有痛苦,不知道自己是谁,是鹅的儿子,还是熊猫的儿子,是 maste shifu 的学生,还是五勇士的老师,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迷茫,所以他痛苦。而那些身份都是肉身鞘给他的幻,这些身份都是会变的,他可以是鹅的儿子,也可以是熊猫的儿子,他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老师,都不是他真我的样子。
其他的层鞘也是如此致幻的。只有不被这些「幻」所迷惑,你就会看到真实的自己,不管你的肉身、能量、情绪、智慧等如何变化么,你都觉得你还是那个你,你就永远都不会迷失自己。
我们的意识像一面镜子,当一面镜子有裂痕,或者破碎,就无法通过镜子看到事物真实的样子,只能看到扭曲的图像或者不完整的图像。这就好像盲人摸象的故事,盲人摸象的故事出自涅槃经,摸到牙齿的人说大象就像个大萝卜,摸到耳朵的人说大象像一把大蒲扇,摸到象腿的人说大象像一颗大树,摸到象尾的人说大象像一根草绳。他们都深信自己想象中大象的样子,实际上他们一个都没有说对。
普通人的生活就是如此,比如你认为男人回家喝酒葛优瘫是一种颓废不上进,男人认为累了一天喝酒葛优瘫是放松和休息,谁对?不敢说谁对,但是谁都没有错。瑜伽就是修复这面镜子的修复剂。合一就是将破碎的意识重新整合为一体,以便我们能看到事情真实的样子。
佛陀的名字 Buddha 梵语意思是 Awaken One,词根是 Budh,意为觉醒,所以佛陀被称为 Buddha 时并非是有意给一个宗教团体取了一个名字,而是人们把他看作觉悟的人,觉醒的人。这就好像盲人睁开了眼睛。看到了大象真正的样子,不是像大萝卜,也不是像大蒲扇,也不是像大树,也不是像草绳。
是什么造成了我们的意识这面镜子的裂痕跟破碎呢?Klesha,梵语,意为痛苦的根源,也就是造成痛苦的原因。佛教中的瑜伽,就是去除痛苦的根源。我们想想,如果我们的生命中没有痛苦的根源,剩下的是什么?当然,就是快乐。
继续举例子,一位女性她今天早上出门被人踩了一脚,然后中午吃饭被人弄脏了衣服,下午因为同事的失误自己也要一起受罚,下班打车回家司机态度超级差,心情低落地回到家开始做饭。这时她老公回来了,看老婆在做饭,于是像往常一样问“老婆今天做什么好吃的呀”。然后可能就爆发了,你就会问我能做什么吃的给你吃,我又不是你的佣人,你想吃你自己做啊,你什么时候关心过我,你就只关心你自己……这时老公可能一脸懵逼。其实如果白天没有经历那些烦心的事情,相反,如果白天遇到了很多高兴的事情,比如同事出差回来给她带了礼物,老板今天发了奖金,自己被升职了,回家做饭的时候可能就会变成,今天做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都是老公爱吃的。对吗?
我们的行为会被情绪所影响,而这些情绪的产生就是源于 Kleshas 打破了我们的意识的完整,我们用一面破碎的镜子去观察这个世界,于是这个世界变成了另一个的样子。
负面的根源由不喜欢而来,因为不喜欢,就生出憎恨。正面的根源由喜欢而来,因为喜欢,就生出嫉妒。中性的根源,既没有喜欢又没有不喜欢乐鱼体育官方网站,这时,你会觉得你已经脱离痛苦,而其他人还生活在痛苦之中,你会觉得你高人一等,就生出了优越感,很多练习者都陷在这个陷阱当中。先不说内心的层面了,即使体式比别人厉害的时候,就已经有优越感了。
基于二元性思想的快乐来源于好与坏的比较。之前知乎上有个笑话,什么事情比更爽?答案是,当你连续做了很久之后,发现躺着更爽。我想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你劳累了一整天,坐下来喝口水都觉得快乐。这种快乐,会立刻消失,一旦没有了参照物,它就消失了。也就是说,没有痛苦的存在,就没有快乐。痛苦越大,之后获得的快乐就越大,也就是说,要想有多大的快乐的存在,就一定会有多大的痛苦。而基于非二元性思想的快乐来源于满足,这种快乐则不会消失,因为这种快乐不需要参照物,只要存在它就永远存在。
之前有一篇热文说瑜伽是性的练习。很多瑜伽的练习者私下愤恨不平,我只是觉得那个文章的作者实在太自以为是,知道得太少。
因为意识(Consciousness)的结构,负面的情绪起源于对外界信息的翻译错误,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反之,瑜伽练习者通过感官传递信息去锻炼意识。而感官有五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每一个感官都有属于那个感官的瑜伽练习法。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印度的爱经(Kama Sutra),现在市场上所有的瑜伽馆里都在练习的瑜伽法是触觉瑜伽,爱经(Kama Sutra)也是通过触觉进行的瑜伽练习。
其实还有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多的知识大家可以去了解的,比如印度三大神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三大神合一就是梵,意识中的每个部分究竟是如何工作的,打开菩提到底是什么意思,阿斯汤伽的历史究竟是如何,为什么现在只有法在市场上比较火……
希望大家如果对瑜伽感兴趣,可以想真正懂瑜伽的人请教学习,而不是人云亦云,看似有趣实际上惹人笑话。
以前每天都在问自己为什么要活着,现在却能认真品味每一个当下——痛苦的、快乐的、兴奋的、无聊的、狂欢的、孤独的。。。(写过一个关于我是如何走出抑郁症的回答抑郁症痊愈是一种什么体验? - 知乎)
以前信誓旦旦制定了目标却完成不了,现在不用制定目标就可以把所有想做的、该做的事都做好。
以前体重110斤,现在体重90斤。。。(关于减肥,我的回答如何健康有效地减肥? - 知乎)
我们先来看看帕坦伽利怎么说。大约在公元2-4世纪时,帕坦伽利将古老的印度瑜伽传统整理成《瑜伽经》一书。
《瑜伽经》的第一句是:“现在,我们要解释什么是瑜伽。瑜伽是学会控制意识的转变。”(也有版本翻译作“瑜伽是学会停止意识的波动”)
如何控制?且看书中第一章的另一句话;“通过锻炼和不执着于物,便能控制以上种种。”
“这样,知觉者便能还其本来面目。”“由于知道了自己的真我,对世上种种都无欲无求”
上面这几句,基本上就概括了瑜伽最核心的内容。我把这几句话整理成了下面几个问题,让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更清楚。
——“瑜伽是学会控制意识的转变”。(另一翻译版本“瑜伽是学会停止意识的波动”)
“控制意识的转变”意味着你可以控制关于你自己的一切。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失恋难过的时候不会沉溺在悲伤中走不出来,而是勇敢向前;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在吃太多的时候可以果断地停下筷子;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思维——不会每夜胡思乱想睡不着觉;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工作时认真工作,休息时彻底休息;你可以控制自己的姿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语言——和家人朋友恋人好好说线. ——
答;“知道了自己的真我”。“真我”是什么?“真我”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是不一样的,需要你去“知觉”、去感受,“不执著”于任何一个时刻的“我”。
这些词在瑜伽、佛教、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当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但他们的含义都是一样的——用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每时每刻的自己,(我们误以为我们的念头、情绪就是我们自己。在觉知的过程中/冥想与我们的头脑中的东西产生些距离)
试想某一天你穿着高跟鞋美美地逛着街,时不时有人偷偷瞄你一眼,你心中暗喜。但下一秒你就不小心踩到了香蕉皮上,摔了个人仰马翻。你的高跟鞋飞出去了,脚也崴了,疼得动弹不了;大家纷纷向你投来同情的目光。此时此刻的你觉得无比尴尬,恨不得有一个地缝可以钻进去。
:“一个叫做小高的人摔倒了,并且她觉得有点儿尴尬。”你开始观察你的尴尬,仔细体会这种尴尬是具体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并不对它做任何干涉、只是观察。不久之后,你发现这种尴尬的感觉竟然消失了。
简单清楚地说明了为什么觉知能“控制意识的转变”——当你用一个旁观者、陌生人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也观察自己时,你就能更清楚、更冷静地去处理一切。当你观察你的尴尬时,你就已经跳出了自己尴尬的情绪,那种尴尬的情绪已经不属于你,就好像《奇异博士》中男主的灵魂跳出自己的身体一样。
。你希望能够控制情绪,让负面情绪离开,你不需要做任何具体的事,你只要观察就好——这种情绪自己就会离开。就好像你希望一杯浑浊的水可以变清澈,你只要静静观察等待就好,过不了多久,水中的沙就会沉淀下来。如果你不停地往水中丢石子,那么水只会一直浑浊下去。所以,当你有情绪时,还去责问自己为什么有情绪、为什么不开心、为什么愤怒,就相当于往浑浊的水中丢石子,情绪只会越来越糟糕。所有的情绪都是正常的——只要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不要在已有的情绪上添加更多的情绪,只要静静观察就好。
上面是通过观察控制自己情绪的例子。你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思维——比如当你半夜还在胡思乱想睡不着觉时你就可以用旁观者的角度静静地去观察当下的你到底在想些什么。你还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控制你的行动、以及关于你自己的方方面面。
(1)“控制意识的转变”是通过以一个旁观者角度去观察自己来完成的,在观察、觉知自我的过程中,不管我们观察的事物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不会受我们观察对象性质的影响,或多或少都会进入一种
的状态——你会感觉到久违的宁静与超然。(2)“控制意识的转变”意味着你可以控制自己的一切——情绪、思维、行动,你的自控力大大提高,你可以完成很多你以前无法完成的目标。你可以背完所有考试需要的英语词汇,可以看完你一直想看的书,可以早睡早起,可以做你以前没有勇气做的事。。。如果说“全然地觉知”是一种“绝对喜悦”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的喜悦),那么在这个不断实现世俗目标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感受到很多
:(1)首先,瑜伽是“瑜伽是学会控制意识的转变”,(2)而这种对自我的控制是通过从旁观者的角度觉知与观察自我来完成的,(3)通过觉知,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绝对喜悦”,还可以因为自控力的提高实现很多以前无法实现的目标而感受到“相对喜悦”。4.为什么《瑜伽经》中说“最高的冥想是由真我与宇宙联合而产生真理、明辨、喜乐的知觉”?
。这个“连接”所连接的就是“真我”与“宇宙”——“梵我一如”。我把“真我”理解为每个人在觉知时的旁观者,“我”或者“小我”是觉知的对象。当你的觉知练习进行到一定程度、不断地用旁观者的角度去观照自己,你会慢慢发现那个旁观者(真我)好像和宇宙合为一体了——“真我”不仅可以客观地观察“我”(“小我”),也可以客观地观察身边地一切人和事,因为它们和“我”(“小我”)都是“真我”的观察对象、并没有什么分别——这就是所谓的“平等心”吧。所以,“真我”与“宇宙”合为一体用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真我”可以去客观观察包括“小我”在内的一切,而这种客观观察其实是一种“上帝视角”,或者说“宇宙”视角。5. 瑜伽体式、冥想等具体的瑜伽练习方法如何体现了《瑜伽经》中所阐述的瑜伽的意义——觉知?
中说,体式是“稳定舒适的姿势”。结合《瑜伽经》中对瑜伽的定义——“瑜伽是学会控制意识的转变”,我们可以说:瑜伽体式就是在稳定舒适的姿势中,觉知自我、观察自我的过程。和瑜伽几千年的历史传承相比,现代瑜体式的历史很短暂,
这些现代所谓的“瑜伽体式”其实大部分都来自于欧洲体操——除了少数几个冥想类体式,而且还在跟着时间的脚步不断更迭。。。比如只有几十年历史的手倒立。。。
根据瑜伽瑜伽经典《瑜伽经》和《哈达瑜伽之光》中对瑜伽以及瑜伽体式的定义,
——观察呼吸、观察身体、观察情绪、观察身体上每一个元素彼此的配合。。。练习瑜伽的过程和“痛苦”二字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在练习瑜伽的过程中感觉疼痛难忍、气喘吁吁,那么你练习的就已经不是瑜伽。因为瑜伽体式一定是“稳定舒适的”。也就是说,
,也正因为这种抽象,我们可以创造出无数种具体的姿势去诠释它。日常站立、坐立、行走,做体操、跳舞、吃饭,只要你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姿势是稳定舒适的,并且是有觉知的,谁能说你不是在练瑜伽呢?生活中的每个时刻你都可以让自己处在稳定舒适的姿势下,带入自己的觉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心情怎么样。。。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的“
,而瑜伽体式是动态的觉知过程。终于写完了。。。其实还有很多想写的——比如在生活中觉知的具体方法、瑜伽体式是如何对人体健康起作用的、瑜伽的历史、瑜伽的分类等等,以后有机会再在其他问题里回答吧。
对于我来说,瑜伽是服务于我的生活的,它是帮助我在世俗生活中活的更快乐的一个工具,我没有修道成仙的理想,所以也没有花大把的时间去闭关修炼。每天一两个小时的瑜伽练习、偶尔几天的闭关禅修已经足够。认真觉知、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是另一种修炼哪。
我从小就表现出比其他的孩子要聪明一些,上小学之前就学会了一万以内加减法。
我的家庭是一个小地方的普通工人家庭,父母也都不是大学生(据说我爸考上了上海交大,但因为家里穷,最后没有去)。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管的特别严,没有自由,但是又溺爱的环境中。(听着就是要毁啊...)
上到二年级期末的时候,那个班主任出了车祸,住院了。所以学校临时指派了一个老师来做班主任。那个新派的老师非常坏,教的不好,还喜欢打人。当时我们班的整体成绩一落千丈,变成了年级的倒数第一。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学习成绩也开始变得不好了(中下游水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高中。然而还有更不幸的事。
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长期倒班),我从小饮食不规律,身体状况非常差,经常生病。
当时真觉得自己是得了什么绝症。(像不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症状?)直到高二的下学期有一天,我突然觉得:如果我再不做点什么,就要死了!
第一,马上就高三了,有考大学的压力。大家都知道山东的高考有多严峻,我的学习成绩又一般,可我非常想上大学。当时听说体育成绩好,可以加分,或者也可以选择体育类的专业,分数线比较低。第二,体育锻炼可以加强体质,我再也不想这样活着了。结果此言论一出,立刻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
当时我把我的考虑跟父母说了,可是父母依然不同意,他们始终认为我吃不了这个苦。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人的求生欲望是非常强的,我是抱着“不做必死”的想法下的决心,绝对无法动摇!
虽然父母强烈反对,我还是毅然决然的去了,参加了体育训练队。因为这个事情我跟家里闹了四个月矛盾,七大姑八大姨都来做我思想工作,我爸还跑到学校去,跟教练大闹了一场。可我的决心始终未曾动摇过。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悬啊,那是我第一次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如果那时候我有一点点动摇,很有可能现在是躺在病床上度过余生了。
当时我心里有一股烈火,干什么都特别能坚持(活到那么大还是头一遭),学习也用功了,到了高三的期中考试,成绩一下提高了一大截。>
后来的事情就开始变得比较顺利了,身体也好多了,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高考的时候,顺利地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再后面的事情就比较平淡了,身体好了,也不生病了,很少去医院。就这么平平淡淡的一直到了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当时是在健身房里做教练,因为之前训练的缘故,加上教练的工作又比较辛苦,很多训练时留下的老伤开始发作。
后来一次机缘巧合下(公司培训师要求我)跟了一节瑜伽课。下课之后感觉世界观被刷新了,原来瑜伽这么神奇,居然可以治伤,根本不像我以前想的“就是练柔韧”那么简单,就一节课,身上这里、这里、这里,都不疼了!那时我对瑜伽就萌生了深厚的兴趣,因为工作的便利,我就在闲暇的时候参加健身房里的瑜伽课。
她跟我说:从现在开始,你跟我学吧。还给了我两本书让我看。这是我的启蒙老师,我跟她学习了一年。这算是我在瑜伽路上的第一次转折。
当时也是很巧,因为我师父在学校里只教高级班,按理说只有在上到高级的时候,才能听到他的课。可是由于学校男生太少,学校为了省钱,就把男生的宿舍跟男老师的宿舍放在一起了。我跟我师父、师兄弟们在同一间宿舍里住了几个月。
我这种开小灶的经历那么丰富,瑜伽之路就像开了挂一样,不管去哪里学习,或者去哪里教课,都被别人刮目相看。老师喜欢学的快的学生,老板也喜欢性价比高的员工,对吧。可能也是我自己也比较争气吧,比较爱学(容我小小的自恋一下 )。
越是冲在前面的人,越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我就是得益于这一点,才一直顺顺利利的走到现在。
其实每一个学瑜伽的人,在多年地练习过程中,都会遇到2、3次瓶颈。按照原来的方法练习,没有进步了,而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改变;或者在尝试着做一些新的调整,却又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这种状态会持续非常长的时间。
很多人就是在这个瓶颈期,退却了、走错了方向。我也曾经有过几次这种状态。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也不知道在瑜伽这条路上要怎么继续走下去。
还是安心做一个小教练?又或者怎么才能突破窘境?我思来想去,又重新拿起了大学时的课本。想想上学的时候就为了应付一下考试,很多东西,左耳进右耳出,真是暴殄天物啊。这个时候重新拿起来,一页页地翻着,感觉就像翻圣经一样。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生物化学,损伤学,保健学,一本一本的把它吃透。要是当初能这么用功,还可以多拿几次奖学金呢,真是少不经事啊……
做这些事也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我想,在我开始练之前,最起码要知道怎么练才是对的,哪怕铺垫的时间再长,也值得。前后大概维持了一年,在别人拿着青春在打拼事业的年纪,我却不知道在搞了一些什么飞机……搞到最后,连我自己都疑惑了,我到底在干嘛?
那时每过三五天,便有一次这样的感觉,就像做梦一样。大脑不由自主的在思考,然后就在一个瞬间全部融会贯通,全部都明白了。
当踏上了一个更高的高度之后,就会看清楚很多不为人知的真相。比如有一些“大师”,善于利用人的心理,把自己包装的神乎其神,上课就好像在讲成功学一样。
于是自己挖了一个坑,又自己跳进去了。不过好在练瑜伽这么多年,心境也变得平稳多了,踏实多了,不像年轻的时候那么愤世嫉俗,变得成熟稳重起来。
愤怒有用吗?没有。既然没有,那为什么还要愤怒呢……有空的时候,我会静下来思考人生。回过头来看看已经走过的路,发现真的每一步都这么巧,不管走错哪一步都没有如今的我。吃过的苦、受过打击也都是不可或缺的。
有的时候我会想,如果我的父母都是很有文化的人,在我小的时候能够好好的教育我,靠我的聪明劲儿没准能上清华呢 。
从我练瑜伽到现在,在生活上、工作上,其实都遇到过很多的挫折。从一个懵懂的大学生,到一个久经社会磨砺的老油条,这中间是要接受无数打击的。
而如今,我也是个堂堂热血的男子汉了,意志坚定,又能顾全大局(好吧,我又自恋了.....)
几年前有一次患了支气管炎,一直咳嗽。有一个同事就打趣我(那时是在一个互联网公司做顾问),说我练瑜伽的怎么身体还没有他好。
有一次去找我姐玩,那时姐夫刚刚学会玩帆板,就带着我去体验一下。第一次玩帆板,还真是有点难,站在上面很难保持平衡。我站上去之后,基本都不敢动了,动作稍微大一点就要掉到海里。我跟姐夫说:哎呀,这个太难了。姐夫说:不错了,我练了三天才能站在板上,你一次就能站了。这应该就是瑜伽者的优势吧。
2014.7.1 修改一下描述,最近想修改一下自己的答案,又不知道从何入手,有些思绪,加到问题描述里,希望能帮助理解瑜伽的意义。
。通过肢体动作来调整内心,通过调整内心来觉察当下,进而觉察自己,感知真实的世界。
目的是“身心灵”三者的统一。瑜伽术语称做,最终达到“三摩地(三昧)”的境界。主要方式是通过戒律、体式、呼吸、冥想等方法对身心进行控制和结合,达到一种美妙平衡。
(当然仔细说的话,应该不止身心灵三个层面,但是笼统来说,应该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不同类型和派别的瑜伽,主要在方法和途径上不同,习练到最后还是要向三摩地这个境界努力。)
个人觉得,三摩地(注一)应该和道家修行、佛家禅修要达到的最终境界是一样的,正所谓大道至简,殊途同归。
大体上,瑜伽从证悟手段上可分为业瑜伽、智瑜伽、奉爱瑜伽、王瑜伽四大类(高温、语音等应该是习练方法,不是严格的类别,比如唱诵在各个类型瑜伽中都很常见)。
业瑜伽侧重从行为证悟;智瑜伽侧重通过知识来证悟;奉爱瑜伽侧重通过对道和众生的爱而证悟;王瑜伽侧重通过戒律、体式、冥想等方式而最终证悟。
哈他瑜伽(现代艾扬格瑜伽、阿斯汤加瑜伽、蕙兰瑜伽等都属于这类)属于为王瑜伽做准备,通过体式,达到身体统一,初步尝试身心统一,为身心灵的统一做准备。
要做到身心结合,就要健康的身体,和对身体的控制、对呼吸的控制、以及对心灵的控制。
现代的健身瑜伽,各健身馆教的,更多只是锻炼身体,而且很多老师侧重柔韧,体式不够正确,忽视顺位、呼吸、班达(锁印)、凝视点等容易受伤。
真正的瑜伽应该是身体刚柔并济,即舒展而柔软,又有内力而坚韧。但是这是身体层面。
下面个人理解,身体就是物质层面,也就是人的物理基础,包括肌肉骨骼等。类似于电脑硬件。
能体就是能量流动的层面,比较相关的应该是呼吸和气血。器官主要涉及心、肺、血管等。类似于电源、电线等。
心体就是神经层面,主要是一些非意识参与的活动的层面,包括呼吸和膝跳反射等。器官应该是小脑、脑干和脊髓等。(大致如此请神经科学专业知友指教)。类似于电脑系统乐鱼体育官方网站,dos、windows系统。
智体就是需要大脑主观意识参与的活动的层面。比如如何解决问题,下一步的计划打算等,器官主要为大脑。类似于各类APP、软件。
灵体(法体)应该是超越智力的层面,个人觉得可以理解为个人意识或者超越个人意识后达到三摩地的境界的层面。包括个体意识,“我是我,而不另一人”。类似于灵魂,一个物体的个体意识,意识觉醒乐鱼体育官方网站。当然不限于此。三摩地在佛经有更多详细分类和阐述,有兴趣知友可找来翻看。
原来写的三摩地大致等同于道家的得道和佛家的成佛,歧义较大。评论中有知友@董文龙从瑜伽师地论角度阐释。又查了下资料。附述于下。
“三摩地(Samadhi)”又译作“三昧”。这个词在梵语中含义丰富,不同哲学流派对此异解纷呈。通观《瑜伽经》则知,此经中“三摩地”一词意指生命获得圆满觉醒后呈现出的境界。但此境界不是通过瑜伽修行所创造出来的,而是我们生命中先天固有之境界,此先天固有之境界名之为:“本性”。瑜伽修行目的就是通过禅定(Dhyana)修行将此先天固有之境界(即本性)呈现出来,瑜伽修行过程就是通过禅定修行重返本性之过程。在印度各经论中,也时常有例外——将“三摩地”一词并不用来特指通过禅定修行所实现的终极之果,而是指禅定修行过程中各阶段之成果。对此禅定的阶段性成果,同样也名之为“三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