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常识 /MANUAL
必威“我国日益成为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之一”
必威官网屏幕上,一张张精密的设计图纸出现在PPT中,演示着工业生产中为金属塑形的轧制工艺。
复杂的专利技术、抽象的名词用语,在庭审中以图文、视频多种形式的生动演示下,“飞入寻常百姓家”。“没想到我们普通人也能理解如此复杂的专利。”一位参加现场庭审观摩的代表感慨道。
4月22日上午9时30分,一场涉“轧机设备出料厚度调节”发明专利无效行政纠纷上诉案开庭审理,拉开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2024年“4·26”知识产权宣传周集中开庭活动的序幕。
五天10场庭审,涉及多种技术的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案件有条不紊地在法庭公平公正审理,充分彰显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运行成效。
做实“公正与效率”,最高法知产法庭正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依法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激励创新创造、维护公平竞争、服务对外开放,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作为一种储能设备,锂离子电池是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关键部件,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新能源领域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4月23日上午9时,最高法知产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一起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上诉案。该案聚焦名称为“一种电极片及含有该电极片的锂离子电池”的发明专利,由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周翔担任审判长,与审判员原晓爽、魏磊、吴红权、郭鑫组成五人合议庭进行审理。
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涉案专利权保护范围?一方提出的现有技术抗辩能否成立?……各方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进行观点阐述和法庭辩论,合议庭成员提纲挈领地提问,让庭审实质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周翔介绍,知识产权法庭组成五人合议庭处理新能源专利纠纷,旨在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以法治之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以知识产权审判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加快种业、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种业振兴是关键之举。
4月26日下午,最高法知产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上诉人恒基利马格兰种业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河南金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上诉案。
本案涉及主要农作物玉米自交系植物新品种的保护问题,涉案标的额较大,且涉案事实复杂,其中涉及的技术事实问题属于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长期以来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当前,最高人民法院正研究起草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技术事实查明指引,进一步提高技术事实查明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案审判长、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朱理介绍。
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事关种业科技创新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朱理表示,法庭高度重视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积极综合运用植物新品种权、专利权、商业秘密等多种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努力推动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育种成果综合法律保护体系,公正高效审理好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为种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有研究表示,手机表面细菌种类可达2000多种。然而,一种玻璃的出现,造福了机不离手的人们。
4月24日上午,最高法知产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上诉人国家知识产权局、康宁股份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蒲贵云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上诉两案。
该案涉及美国企业康宁公司拥有的两项发明专利权,名称分别为“具有改善的强度的抗微生物玻璃制品以及它们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和“涂覆的、抗微生物、化学强化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抗微生物玻璃俗称“抗菌玻璃”,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生态功能材料,可以实现在各种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全天候抗菌、抑菌和杀菌作用。该案庭审持续3个多小时,程序环环相扣、节奏紧凑有序、争议逐步厘清,充分保障了各方当事人诉讼权利。
“平等对待是一流营商环境的基本要求。”该案审判长岑宏宇表示,最高法知产法庭始终秉持对各类当事人一视同仁的平等保护司法理念,公平公正审理每一起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利,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4月25日,最高法知产法庭公开开庭审理涉“奥氏体系不锈钢”发明专利无效行政纠纷上诉三案。三案共涉及两件发明专利必威,当事人分别为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的国际知名钢铁企业,庭审持续9个多小时。
为什么三案同堂审理?“考虑到专利权人均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所涉专利均涉及奥氏体系不锈钢,所以把三案开庭安排在同一天。”领衔“挂帅”的该案审判长、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介绍。
次日上午,涉相同两项发明专利的民事侵权纠纷两案,继续在最高法知产法庭公开开庭审理。
同样的专利权,涉及行政无效、民事侵权两类纠纷。面对民行程序交叉容易造成维权周期延长、结果反复、权利解释不一致等情况,最高法知产法庭充分发挥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统”的作用和审理权限集中的优势,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民行协同“二合一”审理机制。
郃中林表示,对涉及同一专利的民事与行政案件,法庭在审理工作上协同推进,实现对“专利权应否有效”和“是否侵犯专利权”两大诉讼程序和裁判标准的对接,努力从机制层面解决专利诉讼周期长、当事人就同一专利在不同案件中对权利要求解释不一致等问题。
“在世界知识产权日,涉三个外国企业的案件在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审理,意义非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全程旁听了庭审。在他看来,合议庭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彰显出中国知识产权法官的专业素养,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郃中林介绍,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五年来,秉持对各类当事人一视同仁的平等保护司法理念,依法审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形成了一批标杆性裁判,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法庭新收涉外案件数量年均增长28.6%,当事人均为外国主体的案件越来越多,我国日益成为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之一。
“法庭正推动建设集信息化终端运用必威、同步圈画技术、AR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与电子签名技术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科技法庭。”周翔介绍。
在本次集中公开开庭活动中,科技法庭大放异彩必威,科技赋能让庭审更加高质高效。
“提请合议庭看动图演示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在涉“轧机设备出料厚度调节”发明专利无效案庭审中,当事人把专利说明书中生硬的文字描述动画化,结合图像直观清晰地演示涉案专利的技术特征,使抽象的专利逐步变得具象化、可视化。
“锂离子电极片”发明专利侵权案庭审现场,合议庭引入了3D证据展示系统,制作了包括锂离子电池整体及电芯拆分细节等3D影像及数十张产品细节照片。法官现场操作3D影像,对各方争议的技术特征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使技术特征的比对更为清楚直观。
4月24日上午8时,一摞摞厚厚的案卷被搬进会议室。法官和助理们围坐在一起,针对“奥氏体系不锈钢”专利的跨国纠纷五案展开了长达4小时的庭前准备会议。
为更好地查明案件技术事实,合议庭邀请全国法院技术调查人才库专家、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蒋显全参加此次会议并参与五案庭审。
“同样的基材,按照专利说明书做一模一样的成分控制,必然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吗?”
郃中林介绍,最高法知产法庭牵头建立“全国法院技术调查人才库”和共享机制,邀请技术调查官参与专业性较强的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确保了涉复杂专业技术事实案件的审理质量。截至目前,已有719名技术专家入库,覆盖各主要技术领域。
4月25日及26日,经过庭前会议的充分准备,涉“奥氏体系不锈钢”发明专利无效三案及发明专利侵权两案分别如期开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商文江旁听完4月26日上午三个半小时的庭审,深刻感受到技术类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不易和跨国纠纷的复杂,也切身了解了知识产权司法服务经济发展的工作进展。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注重司法透明和程序友好,不断提高诉讼的便利性,展现了司法诚信和担当,为世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贡献了经验和智慧。”商文江说。(记者 孙 航 通讯员 李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