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常识 /MANUAL
第三场“部长通道”5位部长回应这些热点必威
betway必威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接受了采访。一起来关注——
从11月份到2月份来黑龙江旅游的达到1.2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1700亿元,哈尔滨的旅游火爆也带动了整个东北旅游。吉林旅游季的旅游收入也不少于1700亿元,辽宁恐怕也不低于这个数。冰天雪地正在“妥妥地”变成金山银山。
去年全国国内游客出游的人数达到了将近49亿人次,旅游总花费接近5万亿。去年全国线下的营业性文艺演出大概有44万场,收入超过了500亿。网上的文艺演出活动营业收入大概超过2000亿,参与的人数达到7.7亿。
我们也采取了一些办法,特别是一些硬性的措施,主要是两条,一个是实名购票、实名入场,第二个是要求所有大型文艺演出的门票公开销售的比例不得少于85%,就这两条很硬的措施就极大地限制了黄牛倒票的空间,再加上其他措施,应该说倒票的现象已经大有好转。
·大额刷卡,因为外国人还是习惯用POS机,现在我们要把它重新布设,让它更加适合外国游客来了以后刷卡。有的地方,像上海五星级、四星级甚至三星级以上的饭店都已经重新升级改造了POS机。包括一些机场、景点、购物场所也都有外卡POS机。
·小额扫码,实际上国外也有电子钱包,主要问题是入境外国游客绑定国内程序复杂。现在我们跟平台和企业研究,在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尽量减少绑定国内程序的时候登记过多信息、尽量简化手续。过去小额扫码的数额也有限制,现在在保证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小额扫码的数额,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现金兜底,就是所有的消费场所都不能拒收人民币。人民币是法定货币,拒收是不对的,不但不能拒收,还要准备零钱来找零。
我们对外国游客入境的便利性进行全流程梳理,对入境游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优化,从签证到航班到入住酒店到购物到旅游,哪个环节有问题就打通哪个环节,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从规模上来看,创造了历史同期的新高。今年1、2月份,我国进出口额达到了6.6万亿,增长8.7%,其中出口增长了10.3%。这个规模比上一个历史高点的2022年的同期增加了近4300亿元。
·从质量上来看,含金量不断提升。我们的贸易伙伴更加多元、稳定,传统市场、新兴市场都有不错的表现,特别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增长了9%,高于平均增速。
·中国作为“制造大国”的作用依然显著,中间品的出口增长了8%,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业态新模式动力强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出口都有两位数的增长。我们高兴地看到,像电动汽车、文创产品、美妆等“国货潮牌”在海外火爆出圈。
·从趋势上来看,有利的因素在积聚。海关监测的先导指标显示,1、2月份,海关的报关单量增加了一成多,进出境的交通运输工具增长的幅度更大,企业经营的信心持续增强,境内境外收发货人的活跃度明显提升。海关最新调查发现,计划扩大出口、扩大进口的企业占比增加了23个百分点,是去年以来的最高值。
一是有需求。中国海关作为世界上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海关,每年查验的货物量之大、涉及的集装箱、交通工具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国际贸易小单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现在每年跨境电商、跨境邮件快件多达70多亿件,海关工作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此外,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趋势也非常明显,十年前有实绩的外贸企业35万家,去年达到了63万家。这些形势变化的背后是风险的增多,海关要应对口岸“滞、瞒、逃、骗、害”各类风险的难度明显加大必威,海关以前的工作模式和手段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在形势发展的变化。因此,打造智慧海关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是有支撑。这些年海关搞金关工程、电子口岸、单一窗口,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实践做法。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日趋成熟,能够为智慧海关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是有期待。现在世界各国海关都在积极探索实现海关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中国海关每年不仅查验的货物量是最大的,同时场景最丰富、模式最齐全,所以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来积极探索形成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行之有效的海关监管体制机制,促进全球贸易更加通畅、更加便利、更加安全。
当前重点在提升“四性”上狠下功夫。第一,“前瞻性”,就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第二,“精准性”,就是把握实质风险,解决实际问题。第三,“有效性”,就是坚持强监管严监管,全面强化“五大监管”必威。第四,“协同性”,就是推动形成监管合力,依法将所有的金融活动纳入监管。
“一升”,就是指服务经济质效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持续扩大,最北到漠河,最南到三沙,实现了乡乡有网点、村村通服务。我国金融机构总资产突破460万亿元,对实体经济资金供给平稳增长,去年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3万亿元。一些重点领域,像高新技术、绿色低碳、普惠小微、先进制造的贷款增速均超过20%。保险保障能力持续提高,保险赔付支出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9%。尤其是去年京津冀等地特大洪涝灾害中,保险业早赔快赔、应赔尽赔,已赔付126亿元,充分体现了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一降”,主要是指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目前,贷款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银行净息差也降到了二十年来最低水平。去年我们还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每年可以为广大购房者节约利息支出约1700亿元。同时,我们积极督促银行业减费让利,银行手续费已连续3年下降。车险的综合改革,也为3亿多投保者每年节省保费支出1400多亿元。
第一,就是服务新质生产力。这是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我们将全力支持科技创新,今年1月份,我们已经印发专门文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同时,我们正在研究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平台,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进一步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我们将全力支持绿色发展,进一步丰富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等多元化的产品服务体系,积极助推绿色低碳转型。我们将全力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时也要积极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第二,就是服务有效需求。在消费方面,我们将指导金融机构积极促进新型消费、扩大传统消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我们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同时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定价机制,助力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在投资方面,我们将加大对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资金供给。同时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大力支持保障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在外贸方面,我们将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出口、海外仓布局,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综合金融服务,逐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第三必威,就是服务民生保障。普惠金融方面,我们正在部署普惠金融专项行动,推动小微贷款增量扩面下沉,一视同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养老健康方面,加快补齐第三支柱养老短板,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积极发展长期护理险等健康保险。同时,针对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我们鼓励保险机构打造专属保险产品。在防灾减灾方面,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因地制宜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加大灾后重建支持力度。
一是要着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打造一批观赏性强、参与度高的体育赛事。承办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赛事活动。研制后冬奥时期冰雪运动带动冰雪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巩固和拓展“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与有关部委继续合作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活动,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综合效应。
二是推动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推动体育制造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模式创新,鼓励体育用品企业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推出国产的体育潮牌,不断丰富国产优质户外运动和冰雪运动装备器材的供给与服务。
三是稳步扩大健身消费。丰富健身休闲服务的消费场景,完善投融资促进和消费者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户外运动,打造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深入实施“户外运动 活力山水”行动计划,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美好生活。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有很多短板和不足亟待解决。体育各领域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等“老问题”仍待破解;体育改革滞后,足球领域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三大球”成绩持续下滑,这些都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下一步,我们要聚焦重点难点,持续加大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力度。体育系统正在以中央机动巡视整改为契机,全面加强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坚决惩治体育领域腐败,坚决打击“假赌黑”,大力整顿行业风气,持续净化体育生态,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和保障。
一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效能。
二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全面实施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加快推动商标法的新一轮修改,同时还要探索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加强知识产权的法治保障。
三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源头保护。就是要持续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创新审查模式、优化审查流程,帮助企业在专利、商标方面更好地获权,提高授权的及时性和权利的稳定性。
四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平台机制。要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数量布局,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维权渠道,助力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今年是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精神,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加快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形成可转化的专利库,通过分层分类管理,加强与企业的精准对接,做好精准推送。
第二,要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切实破解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转化难,广大的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这两难问题,培育更多的依靠专利技术成长起来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第三,要全面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推进“一对多”的开放许可,降度易成本,提高专利转化的效率。
第四,要进一步提高专利的质量,我们将根据后端专利转化的效果来优化前端专利申请政策和专利的审查政策,建立一个工作闭环,形成一个反馈机制,不断夯实专利转化的质量基础。